精要道歌

嗡梭德!

三世一切如来自身相

怙主唯念平消轮涅过

根本上师莲花大乐洲

观着顶轮言此教彼人

暇满贤身难得今世得

此身勿尽虚度实为要

死诸魔鬼何时来无定

先前准备善业实为要

因及果此永不虚伪故

尽心取善舍恶实为要

最终理想殊胜之法教

精进修行佛道实为要

懒散放荡控制中勿住

尽修十种法行实为要

生起次第减乃不净相

心向专于本尊相为要

尽除障碍消灾殊胜法

念诵本尊明咒实为要

一切诸法精华及心要

上师誓言如命护为要

此亦信心圆满大觉者

心具坚固胜解信为要

菩萨学处唯一利他法

恒常观修慈悲实为要

此种无边顾言而无尽

总意心要暂时持如此

此为阿里地区具信者

又名满月屡次祈请故

不便拒绝善心的请托

又名持明各国流浪者

诚恳心地少微言此尔

依善愿你成熟菩提果

沙尔哇  芒嘎浪!

略释

嗡唆德!

吉祥圆满,一切善事如意之意。

三世一切如来自身相

怙主唯念平消轮涅过

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菩萨、一切诸法都是从自性里化现而出,诸佛菩萨示现给众生的相,就是自己的根本上师,密续上说:「见到上师的相,或忆念上师的功德时,十方诸佛菩萨会给你加持。」 上师噶陀仁珍千宝因此说:「怙主唯念平消轮涅过。」 怙主指的是自己的上师,我们所依靠的皈依处,诚心祈请,就会消除种种恶业,也会消除我们行轮涅道的障凝。

根本上师莲花大乐洲

观着顶轮言此教彼人

密续上云:「上师为加持的根本,所有成就依随着上师。」 噶陀仁珍千宝上师于此乃祈请自己的上师贝玛德千林巴(译为莲花大乐洲,或名隆钦敦加纳林巴) 并观想上师在头顶上(人身体的最高部位,表恭敬。 ),后再慈悲的为众生开示言教,密续内云:「将自身上师观想于掌心或头顶上的行者,即得诸佛菩萨的加持。」 因此说观想上师于顶轮。

暇满贤身难得今世得

此身勿尽虚度实为要

人身是非常难得,暇满的人身更难得,与其他生物相比,修行与仍未修行者相较,就知道人身非常稀少及人身的珍贵价值,此是人身难得的道理,是我们前世善业的结果,今生用尽时,下次便难得暇满之身。 所以人身不可用在无意义的事业,我们要爱护并善用,不要虚度,这是上师重要的言教。

死诸魔鬼何时来无定

先前准备善业实为要

是人身,就有生老病死,何时死亡是不定的,有些人出生即死,有些人年轻就死亡,有些是年老时死亡,死亡是没有年龄的区别,也没有身份、地位和贫富的区别,不论他是地位崇高的国王,是穷苦的乞丐,面临死亡的结果是一样。 所以我们要将解脱的条件准备妥当,如何准备呢? 我们要行十善、戒十恶! 有短暂的时间,就算只有一点点,对于解脱的方法,也要完美的作准备,这是非常重要。

因及果此永不虚伪故

尽心取善舍恶实为要

佛经上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是不虚假。 一些善恶之果今生即刻得 到,一些是早上种因、晚上得果,一些是来世成熟,这些因缘成熟的原因是身、口、意造业轻重不同分别的果报,因此放弃一切恶因,实行一切善业。 我们所讲的善恶是有害和无害之意,有利益众生的就是善,有害众生的就是恶,善恶分明,立即实行正法,是非常重要。

最终理想殊胜之法教

精进修行佛道实为要

佛经上说:「一切世事如梦幻泡影」,世事这种幻象会引我们到迷惑处、会使我们沉于苦难地,怎么脱离这个困境呢? 释迦牟尼佛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长期的去了解这两句话的意义,我们一定会得到解脱。

人类共同的想法,就是追求得到一个快乐,有些人为找寻快乐而得迷惑,有些人找寻快乐而得解脱,差别的原因是在自心入世和出世的不同。 自心入世执着世间八风者就被迷惑,出世去诸恶而行善者即得解脱,究竟的佛果由我们自身可修,精进的行菩萨道、发菩提心,是成佛之因,了解这些,然后实践它,非常重要。

懒散放荡控制中勿住

尽修十种法行实为要

有懒散者,成就不了世间法,又如何能成就佛法呢? 懒散者如喝醉酒的人般, 不知道如何行善,万一知道,在懒散的控制下,也无能实行佛法。 如何控制懒散呢? 我们要常常静坐禅定,如此可控制懒散。 不可置心为懒散和放荡控制下,以禅定使心自在,如果平常实行十法的话,就没有被懒散和放荡侵略的机会。 我们必须要尝试十法行,就是佛经缮写、供养、放赠、听闻、受持、披读、开演、讽诵、思惟、修行。 此十法行是非常重要。

生起次第灭乃不净相

心向专于本尊相为要

凡夫所见、所闻、所想都是不净相,因是非之念,乃于轮回里轮转,我们要如何消灭这些不净念和不净相呢? 密续上说:「要观修生起次第。」 修行生起次第时,会见闻种种不净念、不净相,我们以实修方式,在自己前面放一尊尺寸、颜色标准的佛像,心无二念专注于此,尝试这样的修行,就会消灭我们种种的起心,也是佛陀所说简单的止观。 因此,在自己本尊的身相上,一心专注是非常重要。

尽除障碍消灾殊胜法

念诵本尊明咒实为要

凡夫因被无明蒙蔽,造作许许多多的恶业,自己所造恶业一一在自己事业或修行上出现,乃承受许许多多的障碍。 我们要如何消除? 先修本尊仪轨,后不断持诵明咒,用息增怀诛密宗的善巧方便法来消除这些业障。 因此修行的根本一自己本尊的修持、念诵,十分重要。

一切诸法精华及心要

上师誓言如命护为要

密续上说:「上师是一切诸佛菩萨的总结体性,是过去佛的化身,未来佛的根 源,现在佛的示现。」 因此上师的身是僧众,具持三种戒律(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 上师的语是佛法,讲授显密诸法,以去众生的无明,引导入解脱道; 上师的意是佛,普照慈悲的光明,关怀着六道众生,不独觉也不遗弃众生,不断的行利益众生的愿力。 因此,上师瑜伽法是一切法的精要,修此法者不可违犯上师、弟子的三昧耶戒。 上师身语意二十七种的戒律和密宗共同的戒律十四根本堕等一切戒律,如身命般的守护,是非常重要。

此亦信心圆满大觉者

心具坚固胜解信为要

我们要了解圆满正觉佛陀的身、语、意、功德和事业等一切殊胜的功德,若知佛陀一切的功德,心中自然会生起推不倒的信心,了解三宝功德而起的信心就是胜解心,也是一种智慧。 如果不了解上述的功德而求佛,是断信! 因此要先了解佛陀的一切德相及殊胜处,然后坚定的保护这了解的心念或信心,是非常重要。

菩萨学处唯一利他法

恒常观修慈悲实为要

菩提心是佛教特有的法门、显教的精要、密乘的基石。 大乘佛法以菩提心为基石,而实行利益众生之事,在此法教里,没有一个不是利益众生的事业。 我们恒常发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唯一观修自、他交换法,实行菩提心是非常重要。

此种无边顾言而无尽

总意心要暂时持如此

上师噶陀仁珍千宝说:「实修的方法是没有限制的。 法门是无量无边的,无法以简单几句就将一切说完,但是最重要的部分、最殊胜的精要、实修人的法宝、行者必经之路。」 省略精要的说:「上述的言教,非常重要,不可忘记, 需放于心中」。

此为阿里地区具信者

又名满月屡次祈请故

不便拒绝善心之请托

又名持明各国流浪者

诚恳心地少微言此尔

依善愿你成熟菩提果

这是阿里地区,具有胜解心的修行者,藏名喷措达哇,汉译满月者,为尊重佛教、利益众生,乃屡次祈请上师噶陀仁珍千宝,上师不便拒绝他善心要求为了利益众生的事业,乃写出这篇文章。 在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 等国流浪的瑜伽士,世称噶陀大持明。 他为弟子的诚恳心和为利益一切有情离苦得乐而发菩提心,所写出这篇道歌的功德,皆回向一切有情,愿一切有情具三世诸善,早日离开一切痛苦得成就!

沙尔哇 孟嘎拉

一切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