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珍千寶上師| 四部醫典略釋
根據本教史料記載和有關專家研究論證,《四部醫經》是藏族現存最早的醫藥專著。該書是雍仲本教創始人辛饒米沃之子傑布赤西所著,成書於西元前 1999 年。公元八世紀西藏藥王—被譽為藥師佛化身的著名醫學家宇妥•雲滇貢波等人對《四部醫經》進行研究、充實、補充、修訂後,形成藏醫學名著《四部醫典》。
《四部醫典》是集藏醫藥醫療實務與理論精華於一體的藏醫藥學術權威工具書,被譽為藏醫藥百科全書,為藏醫藥學中最有系統、最完整、最根本的一套理論體系。
《四部醫典》的來源除認為是宇妥•雲滇貢波創作之外,還有其它幾種說法 :
一、佛教徒認為,四本醫典是佛經,是釋迦牟尼佛所講,不管佛教的菩薩,還是外道的仙人,一齊祈請藥師佛講的《四部醫典》。
二、是經典的著作,是把蒙古、印度、土爾其、漢地等各種醫學融合在一起,以註解的方式呈現出來的各種各樣的註解,最後變成一個論,不是佛所說。
三、是渣哇恩西伏藏大師伏藏取出的。

《四部醫典》(又稱醫方四續)共分四部。第一部為《總則本》(藏名《紮據》),綱領性地論述人體生理、病理、診斷和治療;第二部為《論述本》(藏名《協據》),詳細闡述了人體生理解剖、病理、病因、發病途徑、衛生保健知識、藥物性能、診斷方法和治療原則;第三部為《密訣本》(藏名《門阿據》),論述各種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第四部為《後序本》(藏名《其瑪據》),論述了脈診、尿診、方劑藥物的配伍、藥物的砲製、功能和給藥途徑以及外治法(放血、艾治、藥水、外敷、罐)等。
《四部醫典》的基本理論和中醫一樣,共同點如把脈的地方,奇經八脈和中醫幾乎完全一樣。不同的地方在藥的成分,臧醫裡面的成分很多是礦物質和花,動物很少;中醫的成分主要是根和果,動物很多。

佛經裡面特別提到醫理的部分,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律藏》、《金光明經》 、《時輪金剛》、《聲音應乘續》、《密續•甘露功德續》等,診斷、治療、藥物都有,醫理比較完整。養生的話,所有密宗都是養生的法門,每個經典都有養生之道,只是沒有治療和診斷的方式。
藏醫裡面望、摸、問、切和中醫也大部分一樣,從有關資料的統計來看,目前我國有藏藥三千多種,藏醫的藥方有四、五百種,但平常比較常用的藥方只有六十多種,如果條件不具備的時候歸納在二十幾種。
藏醫裡面也包含阿育吠陀。 阿育吠陀裡面有兩三種藥是常用的,公元八世紀的時候,毘盧遮那翻譯大師已經把它翻譯成藏文,就是西藏現在比較流行的藥柯子、三聖果,還有五大精華,這些在養生上面是常常用的。
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