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師開示 仁珍千寶2018年08月01日 12:33
藏傳佛教分舊譯派和新譯派,這是依不同的翻譯時間定的。後來從宗喀巴大師的時代開始,各教派幾乎都非常注重自宗的傳承,也因此導致教派之間涇渭分明,在世俗和徒眾當中都對教派有強烈執著,引發一些事端。
之後大概三百多年前,許多大師覺得要停止這種無謂的執著和分別,所以開始推行「利美」運動,也就是倡議、推廣無宗派。所謂「無宗派」是指雖然以自宗為主,但對其他教派也不排斥、不批評,並能以清淨心學習、修行,接受其他教派、其他傳承的法門。

西藏第一個提倡無宗派的人可能是覺囊派的根嘎卓秋大師,他的方式是以覺囊派和薩迦派為基礎,其它全部是無宗派;後來就是喜日歐色,他是吉美林巴大師的母寺─巴日寺的開山祖師叫秋沃仁珍千寶,他是在寧瑪派和薩迦派的基礎上提倡無宗派;還有第十世大寶法王是在噶舉派和寧瑪派的基礎上提倡無宗派;第五世達賴喇嘛則是在寧瑪派和格魯派的基礎上提倡無宗派的;蔣揚欽哲旺波是在薩迦派和寧瑪派的基礎上修學其它宗派;蔣揚欽哲旺波是在薩迦派和寧瑪派的基礎上修學其它宗派;蔣貢康楚仁波切和蘇曼噶舉的祖師們也是在噶舉派和寧瑪派的基礎上提倡無宗派;仁珍才旺諾布是在舊譯寧瑪派和新譯文覺囊派的基礎上學習其它宗派,因此經部、顯宗的部分大多依據覺囊派;而密乘的見地主要依大圓滿,修法方面有時輪金剛、大幻化網、勝樂金剛等等,以寧瑪派和覺囊派的法門為主。
仁珍才旺諾布是怎麼悟到無宗派第一次是他32歲(土雞年,約1729年),在一處金剛亥母的聖地(現尼泊爾境內的木斯唐地區)修行時,因為金剛亥母的加持和自己的願力,突然間悟到一切的見。很多人以為見地是有差別的,因為修持有差別;而修持有差別的話果位也有差別。但是他悟到基道果三方面,基和果都 沒有的差異,只有道的方式有差別,但並不衝突。此後他講任何續都以自己悟到的方式去講,當時的司徒仁波切、大寶法王都說:他悟到一切無宗派、無分別、通達一切教派。
第二次是33歲的時候,在淨相中南開寧波大師為他灌頂並封他為一切續部之主,從此開始,所有續部他都是以四金剛的理論去解釋和傳授。蔣貢康楚仁波切、覺囊派的阿喇忠芒,還有很多人稱讚仁珍才旺諾布是秘密之主,秘密之主就是指金剛總持、金剛手菩薩。另外,蔣貢康楚仁波切的三昧耶度母灌頂儀軌中也稱讚他是:「無宗派的創始人,通達一切續部的秘密之主─金剛手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