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世教言
項禮吉祥郎金主 兩位加榮仁波切
一致勸求需教言
從自暇滿難得起 依次共同之前行
不共禪定修持等 已授是否當教言
至今若未勸請故 對於輪迴起悲痛
即言應世之教言
我唯居住寂靜處 思惟無常及因果
此時族氏之兒子 因認直貢巴轉世
吾進彼等馬廄中
莊嚴法器及禪帽 貪著此等之威風
盤營處取牛羊心 恆時吾救泉生命
今於吾前未能救
聖尊釋迦牟尼佛 第二佛陀蓮花生
尊者阿底峽諸聖 甚多佛法修行者
思惟彼念生信心
自以雪域大師眾 其心思緒難度知
但其眷屬行為怪 尤其你們西康巴
民強供養金豐富 嘛呢修行及朝聖
乾糧宴食皆用肉 善因成熟惡果報
因此忠言赤裸出
昔時佛降臨天竺 宣揚傳授果教法
早在龍樹菩薩前 即有大小乘差別
仍然已存律藏教 至今最終五百年
強盜毀康藏三區
因此若離二菩薩 像似上師莫欲做
恆時獨居精進修 自他二利需成就
諸佛之子日光尊 成長即能思惟時
如同世間怙主般 願度眾生得果位
略釋
頂禮吉祥鄔金主 兩位加榮仁波切
一致勸求需教言
禮敬尊貴吉祥上師蓮花生! 祈求上師加持! 因應兩位住於瑪律康鎮大度河旁轉世仁波切的勸請、祈求給予有助修行之教言,為書寫此文的緣起。
這篇教言中,吉美林巴大師雖未示教高深的佛理,僅以生活中見到人們因不明因果而多造殺生…… 等諸惡業、惡果將成熟仍不自知,而苦心規勸人們多思惟四反感法,尤其是業力因果的道理,勉勵廣行放生等諸善業,提示一個真實的修行者應多思惟及明瞭:一、菩提心; 二、因果; 三、獨居修行的功德及重要。
從自暇滿難得起 依次共同之前行
不共禪定修持等 已授是否當教言
至今若未勸請故 對於輪迴起悲痛
即言應世之教言
從暇滿難得、業力因果等四反感法,到前行修持法、生起、圓滿及大圓滿次第…… 等,不共修持法的所有教言,早已對大眾開示及傳授,但你們是否將這些,當作真實的教言,如實修持並實行呢? 而今,應你們的祈求,也為了使眾生對輪迴真實生起悲痛心和出離心,再次說出此適合你們現今狀況的教言。
我唯居住寂靜處 思惟無常及因果
此時族氏之兒子 因認直貢巴轉世
吾進彼等馬廄中
我常居住於寂靜山中思惟生命無常、業力因果等的道理。 此時,因宗族中的子嗣被認定為直貢活佛的轉世,為這事而隨他待於村落中,此乃業力也是因緣。 (此處的「馬廄」意指有許多財產之地方,亦指世間或世俗之中。 )
莊麗法器及禪帽 貪著此等之威風
盤營處取牛羊心 恆時吾救泉生命
今於吾前未能救
現今的修行者不專心修行,大都一昧地重視華麗的法器及莊嚴的禪帽,忙於為法會活動張羅飲食,而在紮營處殺牛、羊…… 等,懈怠而耽於這些外在的執著及傲慢。 目睹這種情況,感到難過,想起過去居住山中時,提倡不殺生、常放生的善業,現在目睹牛、羊被殺卻無法解救。
聖尊釋迦牟尼佛 第二佛陀蓮花生
尊者阿底峽諸聖 甚多佛法修行者
思惟彼念生信心
釋迦牟尼佛住世時,即常勸弟子要放生、不可傷害眾生的性命。 第二佛蓮花生大士住世時,也勸說不可殺生。 阿底峽尊者、諸聖賢眾及其他佛法修行成就者們,都提及要利益而不傷害眾生。 思惟這些教言,內心生起信心及恭敬心,因此要學習這些行為,常常放生。
自以雪域大師眾 其心思緒難度知
但其眷屬行為怪 尤其你們西康吧
民強供養金豐富 嘛呢修行及朝聖
乾糧宴食皆用肉 善因成熟惡果報
因此忠言赤裸出
雪域(西藏地區)一些大乘仁波切的思緒是一般凡夫無法明瞭的,會有部分看似奇怪的行為,他們的眷屬徒眾們不解其意,妄加模仿他們外在的舉止,做出殺生、喝酒及吃肉…… 等不當行為而廣造惡業。
此地西康民眾,民族強大、物產豐饒,供養金十分豐富,在修持嘛呢大法會及朝聖時,卻仍準備肉類食物宴客或攜帶肉類乾糧,造殺生之業,本來參予的是種善田、行善業的活動,卻反成種惡業、熱惡果之道。 目睹這種狀況,我心痛得有如心臟被挖出般,忍不住說出這個教言。
昔時佛降臨天竺 宣揚傳授果教法
早在龍樹菩薩前 即有大小乘差別
仍然已存律藏教 至今最終五百豐
強盜毀康藏三區
釋迦牟尼佛住世宣揚傳授果位法(大乘的金剛乘)時,聽聞者中有多位即身成就佛果,直到龍樹…… 等菩薩前,三藏中的經、論雖有大、小乘的區別,但律藏早已存在於大小乘、顯密教也都一致。
到此末法最終的五百年時期及今像法期的佛法,一切卻流於重視外表、外像,僅存少數人克守戒律、真實修行佛法,直如康藏三區(指前藏、後藏、康區)被強盜毀壞后的佛法,殘敗而衰微。
因此若離二菩薩 像似上師莫欲做
恆時獨居精進修 自他二利需成就
諸佛之子日光尊 成長即能思惟時
如同世間怙主般 願度眾生其果位 因此不可離開願、行菩提心及學處(戒律),不要做一個僅是外表像上師的上師,要常常獨居山中,不斷精進修行,先修具自度的能力后,廣行真實救度眾生的事業,希望日光的弟子們成長后,常思惟業力因果等無常的道理,真實修學佛法,將來如世間怙主觀世音菩薩般,度化眾生到西方極樂淨土。
回覆